风电新材料突破加速,风电紧固件迈向高强度与轻量化新时代
在我国能源结构持续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中,风电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窗口期。随着陆上大基地工程密集上马、海上风电全面扩容,风机大型化、叶片超长化、塔筒超高化趋势显著增强,也使作为关键承载件的风电紧固件技术被推至产业关注的核心位置。面对极端工况与长周期服役需求,风电紧固件正从传统制造环节转向以“材料科技创新+系统级可靠性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行业对高强度、轻量化、耐腐蚀等新材料方向的研究全面提速。围绕这一趋势,2026 第十六届上海紧固件专业展(Fastener Expo Shanghai 2026)将在明年 6/ 24–26 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重点推出“风电行业专题”,系统展示风电紧固件在材料、工艺、测试和应用领域的最新成果,为风电制造企业与紧固件行业搭建高能级产业合作平台。
近年来,随着 8MW、10MW 乃至 16MW 级风机快速迭代,连接系统所承受的极端载荷同步提升。以海上风电为例,百米级塔筒、大尺寸机舱、大直径法兰对螺栓的强度、韧性、疲劳寿命及盐雾环境抗腐蚀能力提出了全球最高等级的要求。业内专家指出:“在风电装备大型化趋势下,一颗螺栓的设计逻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连接作用,而是风机系统工程的一个关键安全单元。”正是这一理念的转变,使风电螺栓进入全面升级的发展阶段。
在高端风电装备快速增长的驱动下,紧固件行业的材料创新需求不断升级。其中,高强度合金钢体系、轻量化材料探索以及高耐腐蚀涂层技术成为当前研发投入最集中的方向。制造端对连接件摩擦系数稳定性、预紧力保持能力、全寿命疲劳性能以及不同环境适应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与此同时,风电主机厂在供应链管理中,也越来越重视螺栓企业的材料研发能力、试验验证能力以及批次一致性,这使紧固件企业从单一制造者向“工程解决方案参与者”角色加速转型。
新材料突破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正在一批深耕风电配套的紧固件企业中率先显现。例如浙江迪特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与航特五金(浙江)股份有限公司在大规格高强度螺栓领域持续布局,通过材料组织均匀性控制技术、热处理稳定性提升工艺、摩擦系数一致性管理体系的迭代,使其产品在风机主法兰、塔筒对接、偏航系统等关键部位得到广泛应用。在长期参与海上风电项目的过程中,两家企业面对高盐雾、高湿度、高风振环境的复杂挑战,率先布局高耐腐蚀技术、智能检测设备和自动化产线,推动国产高端风电螺栓向“更高强度、更轻重量、更高耐久”方向演进,代表了当前国产紧固件企业在风电供应链中的创新实力。
作为连接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与紧固件供应链的专业平台,Fastener Expo Shanghai 2026 将进一步扩展风电主题展示规模。展会期间,行业将集中发布风电紧固件最新材料趋势,展示可替代进口的高端材料体系,解析主机厂对连接件安全性能提出的新标准,同时还将邀请风机整机企业、塔筒厂、叶片厂、海工单位现场参与技术交流,共同推动材料技术、工艺创新和供应链协同提升。展会同期将举办风电行业专场论坛、技术发布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为紧固件企业进入风电高端应用场景创造实质性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风电紧固件的材料创新不仅是产业链自身的技术升级,更关乎我国高端装备的自主可控能力。过去,大规格、超高强度风电紧固件主要依赖进口,而今天,随着国内材料学、热处理工艺、模拟试验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国产风电紧固件逐步突破高端应用壁垒,进入多个全球知名主机厂供应链。未来,随着深远海风电、漂浮式风电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对螺栓轻量化材料、复合材料增强结构、智能预紧与健康监测系统的需求将持续提升,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创新空间。
随着风电装备向大型化、深海化加速推进,风电紧固件在高强度材料、轻量化设计和极端环境适应性方面的技术升级已成为行业共识。业内普遍认为,只有连接系统稳定可靠,风机整机性能才能真正实现提升。围绕这一趋势,Fastener Expo Shanghai 2026 将在风电专题中集中展示国内企业的最新材料工艺与验证成果,并促成主机厂与紧固件供应商的技术交流,为行业在更严苛工况下的连接可靠性研发提供一个开放而专业的合作平台。
第十六届上海紧固件专业展
2026 Fastener Expo Shanghai
时间:2026年6月24-26日
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规模:70,000㎡展览面积,1,400+家展商,25,000+观众
数据来源:
1.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
2.中国风能协会(CWEA)行业年度数据
媒体联系
联系人:胡幸寅 Goblic Hu
手机号:13816310340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仲益大厦3119室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