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运维正加速迈向智能化,深远海时代驱动技术与系统全面升级
近年来,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快速崛起,沿海各地大规模风场相继投运,行业从“装机扩张”逐步转向“精细化运维”。随着风电机组容量持续增大、运维难度与成本同步提升,行业的关注焦点正从建设速度转移到设备可靠性与系统化管理上。如何在复杂海况中保障风机长期高效稳定运行,成为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运维面临的环境更为严苛。强风、盐雾、高湿度等因素导致设备腐蚀加剧,检修周期长、运输受限、人工成本高,使得传统人工巡检与定期维护模式难以为继。业内专家指出,未来海上风电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从“装机规模”转向“运维效率”。根据最新市场研究数据显示,风力涡轮机运维市场(含陆上与海上)在2024年估值已超过340亿美元,预计从2025年起至2034年将以约8.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稳步扩张,也凸显了运维环节在整个风电价值链中的战略地位。
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孪生与智能监测技术正快速应用于风电运维体系。通过建立机组虚拟模型,运维团队可实现对叶片、齿轮箱等关键部件的实时监控与健康诊断,提前发现潜在隐患,从“事后修复”走向“预防维护”。同时,AI算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引入,也让运维策略更加精准。部分企业正在开发基于云平台的远程协同系统,实现多风场统一监控与资源调度,从而显著降低维护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提升、结构复杂度加大,紧固系统的可靠性已成为影响整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尤其在高湿高盐的海上环境中,防松、防腐与抗疲劳性能正成为行业攻关的重点方向。各类高强度连接件、防腐涂层与智能检测设备的应用,正在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检修频次与人力成本。
在这一趋势下,一批深耕基础件与运维装备的制造企业正积极投入技术创新。广东史特牢紧扣系统有限公司长期深耕高端紧固系统领域,在海上风机主轴与塔筒连接环节提供了多项创新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高强度防松锁紧螺母采用耐蚀合金材料与多层防护涂层,可在长期盐雾条件下保持稳定预紧力,大幅降低风机检修频次。同时,昆山优容五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也针对远海风场作业环境,推出了智能拧紧与检测一体化设备,可通过无线传感技术实时反馈拧紧力矩与角度数据,显著提升了作业精度与安全性。
随着风电行业的技术积累与成本下降,中国海上风电正加速向深远海拓展,单机容量迈向20兆瓦级。更大功率、更高塔筒、更远距离,对紧固件与运维装备的可靠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成为趋势,紧固系统制造商、设备供应商与整机厂正逐步形成联合研发机制,在产品设计阶段即进行连接方案验证与疲劳寿命测试,从而确保整机结构安全性与维护便捷性。
从宏观来看,海上风电运维的智能化转型,不仅关乎技术创新,更是产业协同的集中体现。运维服务、装备制造、材料工程与数据平台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海上风电产业链的价值结构。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由“单一配套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提供涵盖连接、检测、诊断与管理的综合服务体系。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行业展会正成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对接的重要平台。作为全球紧固件领域的重要盛会,2026年上海紧固件专业展 Fastener Expo Shanghai 2026 将继续聚焦风电、轨道交通与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展示最新的紧固系统、防松技术与装配装备成果。届时,多种面向海上风电运维的创新产品也将全新亮相,与来自全球的风电整机厂、运维服务商及材料企业共同探讨智能化与高可靠性连接技术的未来方向。
可以预见,随着深远海时代的到来,海上风电运维将从经验驱动走向数据驱动,从人工依赖迈向智能协同。紧固系统与运维装备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是支撑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中国企业正以持续创新和协同合作的力量,加速迈向全球海上风电运维领域的前沿。
数据来源:
1.Global Market Insights
2.《金融时报》
媒体联系
联系人:胡幸寅 Goblic Hu
手机号:13816310340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仲益大厦3119室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