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兵到产业升级,我们看到的不止是装备

202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一些国家议长、政府副总理、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出席纪念活动。长安街南北两侧,5万多名各界代表和群众到现场观礼。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也通过电视和网络,关注这一举国瞩目的盛况。

此次阅兵的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新域新质力量的比重显著上升。这不仅是一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庄严纪念,更通过现代化装备的集中展示,彰显了中国军队在科技与体系化建设上的重大跃升,也折射出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
除了装备硬件的升级,战术层面也在重装合成旅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迭代。全新“陆域合成旅”,不仅充分贯彻了“信火一体”的理念,也通过强化战场态势感知,实现全天候、多兵种、全方位的协同作战,形成真正的钢铁洪流。

人民军队的升级,不仅是装备的硬件提升,更是体系化、协同化的整体跃升。这样的路径同样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启示:面对复杂环境和激烈竞争,仅仅依靠单点突破难以为继,唯有硬件与软件并举、产品与体系同步提升,才能走出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对于“卷”怕了的紧固件行业和相关企业也有不少借鉴意义。
长期以来,不少企业被困于“按吨卖”的价格竞争,行业陷入“内卷”,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然而,如果借鉴军队升级的思维,产业升级完全可以换一种新的思路。其一,在“硬件”上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工艺和产品力,从根源上摆脱低价竞争;其二,在“软件”上加快服务升级,通过仓储一体化、柔性供应链和定制化的客户服务,打造“产品+服务”的综合价值体系,从而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有”的竞争壁垒。
以紧固件行业头部企业之一的浙江东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今年紧固件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东明不仅实现了逆势增长,还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秘诀就在于坚持“双轮驱动”。一方面扩充产品种类,SKU数量已超过55,000种;另一方面在服务端不断优化,推出月结70天的灵活账期,并主动调整价格让利客户。硬件与软件并举的模式,让企业在行业挑战中依然具备持续竞争力。
同样,东台市溱标不锈钢有限公司也探索出了自己的升级路径。公司面对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欧美、中东贸易壁垒带来的压力,通过智能仓储和原材料库存管理,实现对客户急单的快速响应。在稳定的海外市场订单基础上,溱标能够灵活调配资源,确保特定订单按时交付,保障供应链稳定。这一做法体现了产业升级中“硬件与软件协同”的理念,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增强了客户信任和市场适应力。
正是在这种转型升级理念的指引下,2026年第十六届上海紧固件专业展(Fastener Expo Shanghai 2026)也将于明年6月24-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重磅亮相。下届展会将进一步强化“硬件+软件”双轮驱动的展示思路,不仅展示各类高精尖紧固件产品及先进生产设备,并设置F&J紧固连接大会,聚焦相关产品及技术衍变。还将通过紧固件用钢论坛、经销商大会等活动涉及供应链优化、柔性服务和品牌塑造等软实力建设话题,帮助企业与采购商建立高效对接的同时,反“内卷”推动产业整体升级。

80年前,中国人民依靠“小米加步枪”浴血奋战;80年后,我们凭借高超音速导弹、无人装备和信息化作战能力铸就钢铁洪流。今天的产业变革,同样需要从“小米”走向“高精尖”——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在服务能力上不断突破,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格局。
第十六届上海紧固件专业展将于2026年6月24-26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展会将聚焦紧固件成品、冷镦成型、模具耗材、检测包装、表面处理、原材料供应、非标定制等多个细分专业领域,联合1300+参展品牌,共同呈现超70,000平米大规模展览展示,提供紧固件全产业链的产品、技术创新及解决方案。
上海紧固件专业展(FES)作为紧固件行业的盛会,自2010年创办以来每年持续以“匠心”精神打造一个高水平的紧固件专业展,致力于以专业化、国际化的视角呈现一站式紧固件行业全方位的展示平台。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